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虚再谦虚,是君子应当具备的品德。圣人更指出:君子勤劳刻苦的谦让,功德无量。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明智而谦让,心正而吉利”。
“让”这个词,本义是指责备。《小尔雅》说:“诘责以辞谓之让。《广雅》也说:“让,责也”。至于后来怎么演变为在日常生活中指不争,即:“退让、让步,礼 让”,是否由“责人之心责己,恕已之心恕人”而来,不得而知。但是,经典古籍给出的另一种诠释,却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玉篇》说,让是“谦也”;《字 汇》更曰:“先人后己谓之让”。这就把“让”字,及“谦让”一词,提到了道德层面上,引人关注。
后来,“让”越来越呈现为一种人们交往处事的品性德行,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礼范。必须强调的是,虽然“让”在古代以举手平衡状为特点,如“拱手相让”, 在举止上表现出一种谦恭、退避的形态,实质却是一个人内心品德的外在体现。所以,《左传·文元年》说“让,德之基也(新街口一大厦取名,应源于此)”,把 “谦让之德”,进一步明确到了社会道德建设的根基地位。这种影响深远:从“先人后己”一词,人们至今耳熟能详,到安徽桐城那“六尺巷”的佳话,都可见 “让”的优良传统品德光华。
特别是那首大学士张英(清康熙年间任文华殿、礼部尚书),回复安徽桐城老家人因与邻居宅界之争写信求援的打油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至今同样脍炙人口。那最终由双方都主动让出三尺,成了的“六尺巷”的结局,更千古流传。
前不久,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低调视察安庆,专门造访六尺巷。有舆论称这是通过六尺巷释放信号:让人三尺又何妨?告诫党内干部,为官当知进退。
谦让之德,为什么会在中华大地至今绵延地传承?
一是为了社会。《国语·晋语》说,“让,推贤也。”尧让天下,是“应受而推”;还有范中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就使“让”的德行光照日月。今天提倡的公交车上让坐,斑马线前让行……其实,这都源自“让”。
二是为了秩序。《礼记·曲礼》说,“退让以明礼”。《左传·襄公十三年》也说,“让者,礼之主也”。今天遇信号灯“宁等十分,不争一秒”,办事排队不插队,都是礼让的传统引伸的规则。
三 是为了和睦。历史上的蔺相如护驾有功,官职一路上升,引起大将廉颇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作对。但蔺相如面对廉颇取闹,只是笑而避让之,从而有了“负荆请 罪”的故事。廉颇对蔺相如的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联手为赵国效命。所以说,具备谦让之德,对于人们间和睦友好非常有益。
因此,谦谦君子总是将能否具有“让”的美德,看作人守中正之道的根本。内心谦逊、谦虚、谦和带来的外表谦恭、退让的形态,造成了谦让这一美德的特殊魅力。
那决不仅仅是俗话“退一步海阔天空”那样地忍让、勉而为之,似乎是被动地自我心理的调节。而是深刻洞悉“让”的美德意义后,自然而然地谦让之,在日常生活中 践行之。可以想见,全社会的人们都能以“谦让”为怀,以“谦让”树德,那么,我们的共和国里,公民们一定会更加心平气和地议政参政,爱国爱家,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作者为南京广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