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情牵乡音乡情
——《徽州往事》献演南京安徽商会专场侧记
正在南京紫金大戏院连演至第九场的安徽黄梅戏《徽州往事》,昨晚迎来了南京安徽商会的800多名会员及其亲朋好友观看。整场演出座无虚席,掌声此起彼落。
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主演的黄梅戏舞台剧“徽州三部曲”的第二部《徽州往事》,用通俗优美的黄梅戏演绎了一段徽州女人舒香的“往事”,即徽州女人从传统的悲守,到觉醒后的出走,再到走出徽州。韩再芬和她的艺术团队,以无比精湛的表演让观众深深地陶醉于黄梅戏的韵律之中。
“舒香”做客同曦集团畅叙乡情
演出前的头一天上午,南京安徽商会盛情邀请韩再芬来到同曦集团,与安徽商会的数十位代表见面座谈。在“黄梅戏”牵出的乡音乡情中,南京安徽商会顾问、原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安华、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云,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苏宁,南京市副市长陈刚,以及南京安徽商会会长陈广川,秘书长周晓汉等人,与韩再芬一起品茶说戏,场面温馨而欢快。
南京安徽商会会长陈广川在致欢迎辞中说:“著名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能在南京演出11场《徽州往事》,弘扬徽州文化,是我们安徽人的一种骄傲。感谢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感谢他们带来了黄梅戏《徽州往事》,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徽商,也可以说是‘游子’的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情,激起了我们对故乡的眷念。故乡,有我们的父老乡亲,有兄弟姐妹,有纯真的笑声和童年的身影,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牵挂和抹不去的记忆。”
很早就离开安徽,戎马生涯大半辈子的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云也感慨地说:“我当兵五十年,一直工作、生活在江苏,但心里还是一直关心着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一出黄梅戏《徽州往事》走出了安徽,显现着韩再芬在徽州文化的传承上做出的很大的成绩。再芬确实不容易,她是安徽的姑娘,对艺术的追求,对德艺的崇尚,使她走向成功。我老伴是河北人,她都说你们黄梅戏怎么这么好听啊!任何一个地方没有文化就不可能发展的迅速,《徽州往事》的成功演出,展示了安徽的艺术,而南京安徽商会中的徽商们全力支持《徽州往事》的演出,又展现了徽商们对文化的追求。这样的良性循环非常好啊!”,
同为安徽藉的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苏宁和南京市副市长陈刚也分别表达了对《徽州往事》献演的祝贺。大家畅所欲言中,时不时用家乡方言交流,现场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般的友情。
面对南京安徽商会精心组织的这个见面会,聆听着“乡亲们”的支持、肯定和鼓励的话语,韩再芬很是激动,她动情地说:“携《徽州往事》剧组来到南京,我一直被感动着。南京安徽商会所展现出的凝聚力,证明了在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是温暖的。因为,我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我想告诉各位领导,各位乡亲,我对黄梅戏艺术的挚着与痴守,会一如既往。人在阵地在。”韩再芬的肺腑之言赢得与会人士的热烈掌声。
商会会长致辞书家献作“暖场”
盛夏的南京很是炎热,但昨晚却非常凉爽。晚19时许,华灯初上。紫金大戏院门口已人头攒动,观众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一睹黄梅戏艺术家的风采,享受黄梅戏艺术在这个夏天营造的温馨的怀旧之情。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与原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安华、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云,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苏宁等领导同志以及南京安徽商会会长陈广川,秘书长周晓汉等商会领导一起观看演出。
演出前,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云为演出题写的书法作品《艺》,由工作人员在舞台上向观众展示,其作品表达了对艺术家的敬意。
南京安徽商会会长陈广川登台致辞,他饱含热情地说:“今天是《徽州往事》演出的南京安徽商会专场,非常感谢各位会长的大力支持,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前来观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由著名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老师主演的最新剧目《徽州往事》,该剧是南京的第九场演出。
“此前的演出,在南京掀起了一阵戏剧旋风,博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好评,收到南京戏迷的热捧,场场座无虚席。这也体现了黄梅戏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是南京人对黄梅戏的一种独特情怀。《徽州往事》剧情跌宕起伏,情感真挚朴实,唱腔优美,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十分完美的高度。
“江苏是文化大省,南京是文化大市,老百姓的品味和鉴赏能力也很高,大家对黄梅戏的一致认可也再次突出了再芬艺术剧院高深的造诣和强大的影响力。希望黄梅戏这一独有的艺术品种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也希望著名艺术家韩再芬老师能够为戏迷们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时也祝愿江苏及南京的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再芬的黄梅戏在南京开花结果。”
陈广川会长的致辞,表达了全场观众的心声,热烈的掌声体现的是一种共鸣。
悠悠“往事”倾倒全场观众
19时40分,演出正式开始。随着观众席上的灯光渐渐暗去,舞台大幕徐徐拉开,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徽派建筑风格的闺楼呈现,伴之舒缓流畅的背景音乐,刹那之间,喧闹的剧场便寂静无声,观众仿佛即刻进入到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徽州乡村。这时,剧名《徽州往事》以电影片名的手法凸显出来……如此舞美设计无疑是将电影、话剧的手法运用到了戏曲舞台上。
《徽州往事》序幕中,更夫深夜送信给女主人。敲门之后,闺楼灯亮,女主人打开一扇小窗子,用吊篮将信提了上去。这样的设计,向观众传达出这样的信息:礼教森严的徽州乡村,防微杜渐,凡事都要考虑男女之间的周到与否。而女人因丈夫长年在外经商,为避免名誉受损,亦处处小心谨慎。
这时的观众渐渐“走”进剧中:清朝后期,官场腐败,匪患四起,宁静的徽州深陷战乱。徽州女人舒香在结婚两个月之后,就与外出经商的丈夫分别,独自撑起了一个家,而她悲剧的命运也由此展开。十年后,回家团聚的丈夫在途中“被杀”的消息传来,舒香肝肠寸断……
全剧的高潮在尾声,舒香的出走,被比作中国版的“娜拉出走”。而她到底走向何方,戏中并未说明,只剩下舒香激烈的质问:“女人一世为谁忙?女人一生为何忙?”在舞台时空中回荡,仿佛是一个“天问”,留给观众自由的想象和思考。
整场演出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的情绪亦随着戏中主人公的命运一次次起伏。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剧场内每一次转场暗光时,观众席上都会响起炽烈的掌声。
在《徽州往事》上演之前的1999年,由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在全国巡演,已引起极大轰动,她也凭借这部戏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在这部六年磨一剑的新作中,韩再芬带着成熟女人的魅力重新出现在全国黄梅戏迷面前。这是一出女性的悲歌。没有苦尽甘来的大团圆,甚至可以视为没有“结局”。它更想刺痛你,让你去深深的思考,思考千百年来女性的命运和动荡时代中人的苦难心灵的无处寄放。这部戏对韩再芬来说,可谓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她个人多年后重返黄梅戏原创舞台的回归之作,也是以她名字命名的“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成立七年来的第一次重大实战。
剧终时,感人的场景再次上演:百余观众涌向台口,有的登台向韩再芬等艺术家们献花,有的则亮起嗓子齐声高喊“韩再芬,我爱你”,这看似是“追星族”的表白,但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观众对黄梅戏艺术的深深喜爱。
演出结束后,杨卫泽与孙安华、徐承云,柏苏宁等领导同志以及陈广川会长、孙然常务副会长等部分商会领导一起来到后台,与韩再芬、马自俊、刘国平等艺术家们进行了亲切交谈,感谢他们不辞辛劳地为南京观众送来了一出好戏。
记者在演出现场也采访了一些观众,他们认为: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带来的堪称经典的黄梅戏《徽州往事》,是对故乡传统文化的一种敬仰。《徽州往事》是一出戏,是一个故事,是“过去时”,但是是新编的,其中表现出的人生的悲欢与冷暖,真诚与虚伪,善良与邪恶,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在叙述,这给我们很多的感动和教益。人生的道理有很多,有大道理,有小道理,但通过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来阐述,把人性中最最原始,最最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徽州往事》是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在这里,我们看到到了粉墙黛瓦,笔墨纸砚,看到了宗族祠堂和古牌坊,还有黄山的云海,大别山的杜鹃,太平湖的绿水,新安江的雾霾,其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宗族文化,乡土观念,所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安徽人永远的骄傲。
《徽州往事》是一个品牌,在黄梅戏艺术流变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里程碑,是一个经典。品牌的树立来自于改革创新、来自于探索实践,来自于精益求精,来自于对文化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